近日,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壳体三车间,调试工李峰正在以他姓名命名的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分站破解生产难题。2016年,他入选“法士特工匠”,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选聘为集团工会兼职副主席,月收入较之前上涨了40%……
李峰的成长成才之路,是法士特集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陕西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写照。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7年,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了“路线图”“时间表”。
6年,2000多个日夜,在陕西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改革带来的变化正广泛惠及产业工人,深刻影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为陕西高质量发展锻造高素质劳动大军。
系统推进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见效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来自陕西的7位大国工匠时而参加论坛、时而讲解、时而为参展观众签名……陕西现有大国工匠7名,数量居全国第三,他们的成长之路也是陕西工会引导和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陕西围绕产改“五大任务”,建立发挥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主体作用机制,锻造“技能陕军”,淬炼“三秦工匠”,助“工”成“匠”,凝聚起千万产业工人力量。
如何凝聚“产改合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改革方案在厘清了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将“顶层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深化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陕西“产改”起步于2017年9月,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省总工会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等参与的“产改”协调小组。
试点是突破改革难点、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法。先行先试,典型引路。2020年9月,第一批试点选择工作基础较好、体制机制较完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个市、2个产业、5个企业,采用全面试点分批推进的方式进行。2021年6月,第二批打造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技能导向激励机制等13个项目,确定25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试点单位,2022年8月,又综合选取13家企业进行试点,覆盖全省11个市(区),探索解决矛盾困难的办法举措,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在“产改”这项系统工程中,针对各地、各产业、企业不同情况,引导单位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工作。以文件政策为依据,投入资金为保障,明确方向为重点,指导试点单位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同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个关键环节,引导基层和各类企业首创先试,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民营企业主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作用,鼓励“破解机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产改”好不好,产业工人说了算。2021年,陕西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聘请176名一线工人担任陕西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评价员。作为陕西“产改”的重要一环,职工评价员队伍的建设,是按照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等条件,经由基层推荐、上级审核而产生的。
创新探索 为产业工人铺就“康庄大道”
“技师比初级工每月收入多几千元,而且可以直接转管理岗。”王艺博说。去年,王艺博被提拔为柠条塔矿业公司工区副区长,是公司最年轻的副区长。
建机制、搭平台、抓项目、兑薪酬、强转化,这个地处沙漠边缘小山沟里的煤矿,呈现出朝气蓬勃的“产改”新局面:一线职工申报各类双创项目累计达4700余项,综合有效率达90%。在柠条塔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敬旺的积极推动下,点燃了公司上下的创新热情,该公司“产改”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陕西各级工会将产业工人最关心的职业发展问题作为突破口,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在培养培训方面,打出政策“组合拳”。注重培养工匠人才,落实《陕西省“三秦工匠计划”实施办法》,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三秦工匠”,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140名,个人奖励资金5万元。持续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构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新制度,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评价,全省已备案评价机构386家,累计发放新证书24.3万个。
大力培养企业“高精尖缺”新技师,建设了15类重点特色专业群50个专业工种,打造三秦制造(秦工)等“4+x”陕西技工品牌。注重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突出重点群体能力提升,落实《陕西省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规划(2019-2025)》《陕西省工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培训时间表、路线图,企业优秀班组长培训班已培训3000余名班组长。同时,进一步落实《陕西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开展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重点支持急需紧缺职业和工种、技能人才培养。
在竞赛创新方面,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工程创优、质量争优、安全生产、技能提升、技术创新、班组建设等六个方面,省总工会列支专项经费实施劳动竞赛“十百千万”工程,近三年累计安排资金近4500万元。
2022年创新实施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三五”工程。聚焦秦创原产业链创新链、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新就业形态等领域,联合省人社厅共同举办陕西省首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省级竞赛带动,全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职工达200万人次以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树140个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推动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搭建创新工作室之间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命名9个陕西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
提质增效 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升级版”
提高待遇是产业工人的共同诉求,陕西工会开展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探索推广职工技术创新、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职工技能等级等与薪酬分配挂钩,推动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
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公司每年在效益增长的基础上增长工资10%,提高企业年金缴纳比例,不同级别劳模和技能人才分别提高2.5%、2.0%、1.5%。根据技术等级享受标准津贴300元-800元/月,为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才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对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的员工分别给予不低于5000元、10000元的一次性奖励。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健全技能导向激励机制试点,对生产一线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产业工人给予每月1000元至1500元的关键人才津贴,特聘高技能产业工人为公司首席技师,享受公司中层干部正职岗位工资待遇。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构建和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打造“1234”工程,逐步建全培训机制,形成了“分级分类分工种、月赛季赛年年赛”的组织体系和五级竞赛格局,参赛工种扩展到30-40个,涌现各级技术能手、技术标兵312人。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解答着“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产业工人,高素质产业工人需要什么”等课题。同时,陕西工会在提高地位、选树典型上下足功夫,推动健全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指导企业重视在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等优秀产业工人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在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工人有6名;在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工人有35名。各级工会配备产业工人兼职副主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加强对典型模范的选树宣传,在省劳模评选和五一劳动奖评选中增加产业工人的比例,推动产业工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推动建立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收入分配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行薪酬与技能、技术等级挂钩机制,试点对技能人才发放岗位技术津贴,工资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制定《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办法(试行)》,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激励技能人才。让技能人才受尊重、享礼遇,向“三秦工匠”发放“三秦优才卡”,提供就医、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各项服务保障。同时,以服务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扩大。
陕西各级工会重点关注产业工人所忧所盼、思想状态,及时加强思想疏导、强化人文关怀。注重提升产业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持续巩固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人队伍也逐步成为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最坚实、最可信赖的力量。
伴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持续深入,三秦大地正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朝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迈进,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正在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凯发k8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 为高质量发展锻造高素质劳动大军 ——陕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回眸